在印度做生意有多难?税收奇高、“腐败猖獗”、政府不作为

极速体育cba
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极速体育cba > 新闻动态 > 在印度做生意有多难?税收奇高、“腐败猖獗”、政府不作为
在印度做生意有多难?税收奇高、“腐败猖獗”、政府不作为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10:43    点击次数:108

说到印度做生意,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:市场大、人多、劳动力便宜,还有所谓的“发展机遇”。但真要去折腾一圈,才发现这里面是真有太多坑。最近,彭博社发了一篇文章,把印度经商的那些艰难困境扒了个底朝天——什么税高、审批难、腐败严重,还有政府各种不作为,听着就让人头大。更扎心的是,莫迪政府不是早在2014年就喊着要搞“印度制造”吗?结果十年过去了,制造业不但没啥起色,GDP占比反而还跌了,这到底咋回事?

【事件经过】

2014年,莫迪上台,端着一副雄心勃勃的架势,给全国人民画了个大饼:要搞“印度制造”计划,把印度的制造业推上世界舞台,把那些跨国公司都吸引过来投资建厂,给印度人创造更多就业机会。这话听着就很燃,对吧?然而现实却啪啪打脸。到现在,十年过去了,印度制造业的GDP占比不升反降,甚至跌到了1960年以来的最低点。问题出在哪儿?有人说是印度的“营商环境”太不友好了,具体表现在哪儿呢?咱们一个个来说。

印度的税收压力是真的大。这点让很多想来投资的企业头疼不已。就拿工业区的地价来说吧,比起隔壁的泰国曼谷,印度那些所谓“设备齐全”的工业区地价还贵出25%。而且你买地还得交印花税,像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税率就高达6%,而曼谷才2%。再加上建筑行业的商品和服务税(GST),直接高达18%,这就让企业的成本一下子飙升了。有人会说,印度不是劳动力便宜吗?确实是便宜,但这些高税收几乎把这点优势给抵消了,企业的压力依然很大。

印度的审批流程让人抓狂。简单就是你不给钱,事儿就别想办。2023到2024年,有个叫LocalCircles的调查机构对9000家企业做了个调查,结果显示,68%的企业在办理财产登记或者转让时都得交“好处费”,而62%的企业在处理GST相关事务时也被迫“打点”官员。注意,这个GST税改才实行不到十年,腐败问题已经这么严重了。企业主们私下都叫苦连天:交了税还得交“人情费”,这日子没法过啊!

再来说说政府的“不作为”。理论上,政府是应该给企业创造一个安全、便利的经营环境,但在印度,很多事你只能靠自己。比如电力供应吧,企业要么自备柴油发电机,要么花钱申请许可挖井解决用水问题,因为公共资源根本指望不上。还有工人的安全问题,企业得自己掏钱给员工买保险,万一出了事故,政府可不会管。更离谱的是,企业还得向市政当局缴纳劳工福利费,就好像政府啥都不做,还要从企业身上薅一层羊毛。

这些问题叠加在一起,让印度的经商环境变得异常艰难。很多企业家都表示,光是应对这些复杂的税收、冗长的审批流程和腐败现象,就已经让他们焦头烂额了,更别提拓展业务或者创新发展了。

说到这儿,有人可能会问,印度政府难道不想解决这些问题吗?其实他们也不是没做过努力。比如GST税改,就是为了让税收更透明、更高效,但现在的情况大家也看到了,腐败现象反而更加严重了。再比如“印度制造”计划,听起来很宏伟,但从实际效果来看,根本没能解决制造业的根本问题。企业要的不是空口承诺,而是一个真正友好的营商环境。

总的印度现在的这个状态就像一个“进退两难”的困局:一边是巨大的市场潜力,另一边是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的税收和腐败问题。想来投资的人看了这些问题,估计也只能摇摇头,叹口气,然后选择转身离开。

有意思的是,这件事情在网上也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吐槽和讨论,评论区直接炸开了锅。有人说:“这年头,做生意难,去印度做生意更是难上加难!你看那些被高税收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企业,哪个不是被逼得快跑路了?”还有人接话:“别说企业了,听说光是办个手续,都得给官员塞红包,不然你连门都进不去,真是服了这种操作。”

也有人拿其他国家来对比:“你看看人家泰国,地价便宜,税也低,审批流程还简单,难怪人家吸引了那么多投资。印度倒好,什么都贵,还得靠关系办事,搞得外资都不敢来了。”还有网友补充:“是啊,莫迪不是喊了十年‘印度制造’吗?就这环境,别说制造了,投资的人都快被吓跑了吧!”

一部分网友提到腐败问题时更是火力全开:“这腐败是真没谁了!不是说GST税改是为了简化流程、减少腐败的吗?结果倒好,官员的手段更高明了,企业就是个唐僧肉,谁见了都想咬一口!”另一个人跟着吐槽:“主要是还没地方投诉,你要是去举报,人家分分钟让你更难过。唉,这种环境,企业敢来才怪。”

也有网友对印度的基础设施问题表示无语:“我就不明白了,电力和供水这些最基本的东西,政府都搞不好,还谈什么‘印度制造’?企业自己买发电机、打井,就差自己建个发电厂了,这钱得多砸啊!”旁边的人调侃:“哈哈,企业不是来了是投资的,感觉是来扶贫的吧,啥都得自己搞,真是够累的。”

还有人直接对印度政府开炮:“这政府也太不靠谱了!只会喊口号,实际一点用没有。企业要交税、交费,还得自己给员工买保险,政府到底干啥了?是不是只负责收钱啊?”这句话一出,下面一堆人点赞:“对对对,收钱第一名,办事倒数第一名。”

也有人从企业的角度发表了感慨:“说到底,这么难的环境,不是企业不努力,是根本没法努力。你看那些大企业,能逃就逃,小企业更是苦哈哈地熬着,能活下来就是奇迹了。”另一个人补充:“关键是,很多企业活不下去,国家经济也受影响,最后受害的还是普通老百姓,真是个死循环。”

也不是所有人都在吐槽,有人试图乐观一点:“其实印度的市场潜力还是挺大的,人多,又年轻,只要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,肯定有戏。”马上就有人反驳:“问题是这些问题能解决吗?都这么多年了,腐败、税高、基础设施差这些老毛病,改了哪一个?等它改好,黄花菜都凉了。”

还有网友开玩笑地“说白了,去印度做生意,不是看你有多少本事,而是看你有多少耐心和关系网。没点门路的,去了也是白费劲。”旁边立刻有人附和:“对对对,印度的生意经就是‘关系学’,谁能搞定官员,谁就能活得下去。”

有人丢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:“莫迪喊得再响,企业用脚投票。别看现在有些企业还撑着,真熬不住了,最后一个关灯的记得把灯关好就行了。”

各位看官你怎么看的?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


Powered by 极速体育cba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